管理创新和公共服务类项目 |
1 |
党史遗址保护工程 |
对谢文锦故居、84村农民大暴动聚集地旧址、灵家山革命胜迹公园等一批党史胜迹进行维护和修缮。 |
全年完成投资额200万元。做好省、市党史胜迹保护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监督管理,督促指导各地对谢文锦故居、84村农民大暴动聚集地旧址、灵家山革命胜迹公园等10处党史胜迹进行维护和修缮。 |
---|---|---|---|---|
2 |
史志场馆建设工程 |
建设温州地方史展馆,展示温州地方发展历史,打造成为“了解温州必看、老百姓爱看”的展馆。做好温州革命历史纪念馆的屋面筒瓦翻修及补漏;指导县(市、区)纪念场馆建设;配合有关职能部门做好温州方志馆建设的项目前期工作。 |
年内形成温州地方史展馆方案并实质性启动。完成温州革命历史纪念馆的屋面筒瓦翻修及补漏;指导县(市、区)纪念场馆建设;配合有关职能部门做好市方志馆建设的项目前期工作。 |
|
3 |
党史资料征编工程 |
全面征集第二批社会主义时期党史专题;继续开展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口述史料的征集和整理工作;继续编辑《中共温州地委(市)文件选编》。 |
做好当代文献资料的收集、积累和整理,为以后的研究打好基础。征集并完成第二批社会主义时期党史专题20个以上;开展并完成10位地市级老领导口述史料的采访和整理,共计20万字以上,同时征集照片、实物,保存采访录像;编辑出版1952年《中共温州地(市)委文件选编》。 |
|
4 |
党史正本编写工程 |
对《中共温州党史》(第二卷)征求意见稿进行修改完善;对县(市)党史二卷的编写进行指导。 |
进一步修改完善《中共温州党史》(第二卷)征求意见稿,并广泛征求意见,力争形成送审稿;继续加强对县(市)党史二卷编写工作的指导。 |
|
5 |
党史研究深化工程 |
编写《日军侵略浙江重大惨案集》温州部分的专题;开展《日军侵浙细菌战资料丛书》温州部分的编写工作。 |
完成《日军侵略浙江重大惨案集》和《日军侵浙细菌战资料丛书》温州部分的编写任务。 |
|
项目类别 |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基本情况 |
2013年工作目标和进度计划 |
管理创新和公共服务类项目 |
6 |
党史资政研究工程 |
编写《商品产销基地和专业市场在温州的形成与发展》、《温州民营经济概况》和《温州土地改革运动》等资政专题。 |
完成《商品产销基地和专业市场在温州的形成与发展》、《温州民营经济概况》和《温州土地改革运动》等资政专题的编写。 |
7 |
年鉴编纂出版工程 |
做好《温州年鉴》编纂工作;举办《温州年鉴》第14届“菱华奖”摄影赛和获奖作品展。指导全市11个县(市、区)开展年鉴编修工作。 |
编辑出版《温州年鉴2013》;举办《温州年鉴》第14届“菱华奖”摄影赛和获奖作品展。指导全市11个县(市、区)开展年鉴编修工作。 |
|
8 |
志书编修实施工程 |
开展《温州市志(1991—2012)》编修工作;做好对县(市、区)二轮修志的检查督促和审核指导工作。督促《浙江通志·雁荡山志》编纂工作。 |
在完成细目编写的基础上,开展资料征集和编纂资料长编;确定1-3个承编单位进行部分章节的试写;做好与各部门各单位对接工作,继续做好编纂业务培训工作和部门方志编纂进度的检查督促工作;做好对县(市、区)二轮修志的检查督促和审核指导工作。做好与北、中、南雁荡山三个承编单位的联系和协调,督促《浙江通志·雁荡山志》的编纂工作,确保完成篇目设计、收集资料和编纂资料长编等任务。 |
|
9 |
史志宣传教育工程 |
开展以“中国共产党历次代表大会——从史的角度解读十八大精神”为主题的宣讲活动;继续发挥温州革命历史纪念馆的主阵地作用,开展经常性的党史宣传教育;继续办好《温州史志》刊物;丰富温州史志网站内容;继续到机关、部队、学校、社区、企业等单位宣讲温州地方党史。 |
组织温州革命历史纪念馆优秀讲解员建立流动宣讲队,开展以“中国共产党历次代表大会——从史的角度解读十八大精神”为主题的宣讲活动;继续发挥温州革命历史纪念馆的主阵地作用,开展经常性的党史宣传教育;继续办好《温州史志》刊物,全年出刊4期;丰富温州史志网站内容;继续到机关、部队、学校、社区、企业等单位宣讲温州地方党史。 |
|
10 |
史志队伍建设工程 |
提高史志队伍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打造学习型、研究型、服务型的和谐团队。 |
深入开展创优争先活动和五型机关创建;进一步充实史志人才库,成立方志学会;采取外出培训、专题调研、参加学术研讨会、开设史志讲坛等形式,提高史志干部的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 |
|
项目类别 |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基本情况 |
2013年工作目标和进度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