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场“电视问政”直击城市“堵”局
日报讯(记者 章映 柯哲人)傍晚的市区汤家桥环岛,五个方向车辆大排长龙,鸟瞰简直就是个无敌风火轮——如此震撼却也如此平常,这就是我们每天都会遇到的民生问题,交通拥堵。
自2012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交通畅通专项行动以来,出行难、停车难问题得到了一定缓解。然而因种种原因,我市拥堵问题依然突出,治堵迫在眉睫。
城市,怎样才能更畅通?昨天(5月19日)晚上8时5分,以“让城市更畅通”为主题,2015年第二场电视问政鸣锣,市住建委、市交通局、市交警支队、市城投集团、市交运集团等与7个问政案例相关的9个单位主要负责人,亮相屏幕接受问政。
拥堵——
是作风问题?
是执行力问题?
自4月中旬向社会公开征集选题线索以来,本场电视问政共征集了300多条案例线索,经层层筛选确定了7个正式的问政案例,涉及道路工程建设、交通设施建设、交通精细化智能化管理等领域。
昨晚大屏幕上每一个案例的出现,几乎都引起场内外代表与市民们的共鸣:
短短不到3公里的宁波路二期,开工4年仍未建成,导致邻近的翠微大道、温瞿公路严重拥堵。
不到1公里长的望江东路水门头路段,早晚高峰期间堵成一团,开车如同蜗牛爬。
立体停车库搁了4年,为什么建设依旧停滞不前?
温州公交线路普遍存在绕行,而且线路高度重复,重复系数高达5.58,而规范的系数应该在1.25-2.5之间……
城市“堵”局涉及方方面面的不足,让在场问政嘉宾们接连发问。
市政协委员张永谦直问市城投集团董事长李道骥:道路建设如此之难,到底是作风问题?是执行力问题?是环境问题?还是能量问题?
问政观察员也十分犀利:停车位划线设咪表收费,有没有相关法律依据?能不能让老百姓明明白白消费?
治堵——
综合施策,
才可彻底解决
面对如此犀利提问,九大相关单位负责人敞开心扉,不回避“蜗牛工程”、停车行车的“难难难”,或提出解决办法,或承诺完成期限。
比如宁波路二期,其建设单位是市城投集团,拆征工作主要在鹿城区。市城投集团董事长李道骥直言,“进度确实慢了”。问题一在于涉及高速公路和铁路等各项审批,二在于拆征。鹿城区副区长林世南也承认,是政策处理的滞后拖延了工程进展,并承诺“力争8月底之前完成政策处理”。
再如下吕浦等小区居民反映强烈的行车停车难,市治堵办主任、市住建委主任周守权坦言,微循环的做法,基本可以解决小区行车难的问题,但是不能真正解决小区的停车难。“解决交通问题,需要综合施策。”他提出,今年治堵将把老旧小区的停车位建设作为重点项目来推进,结合微循环、利用现有绿地或者广场或者操场建地下停车库,地面有条件的就建立体停车库、引进民间资本来建设停车库,一起合力推进老旧小区的拥堵问题。
这些部门负责人的坦诚相待,也赢得了市民的满意。据“电视问政”栏目满意度测评,市交运集团、市城投集团、市住建委分列点赞数前三。
疏堵——
城市公共交通,
需大力发展
针对我市呈现的“堵”局之困,现场来自深圳和上海的专家纷纷建言献策,分享解困之道。
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副总工田峰博士认为,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交通拥堵治理最核心的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一是需要设计多样化的公交线路,温州的公交线路存在高度重复的问题;二是要有优先的道路保障,特别在中心城区,要把更多的道路资源让给公交;三是要建设充足的交通基础设施,比如公交停保场;四是需要提供智能化公交信息服务,这方面温州还比较滞后。
针对我市的“停车难”问题,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高级工程师刘艺建言,停车收费需要统筹规划,很多城市也是这么做的,停车和收费是有密切关系的,收费收高了停车需求就下降了,免费了大家都来停。目前停车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停车收费可能是趋势。收费既可以拿来补偿我们的管理成本,还可以作为公交的补贴,引导更多的市民采用公共交通的形式,这方面可以借鉴其他城市的做法。
我们会继续追问
此次问政中每一个案例的解决情况都将由温州市考绩办、市治堵办牵头进行督查落实,由各大媒体进行跟踪报道,并将在下一场电视问政中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情况进行反馈。
市领导胡剑谨、潘孝政、王祖焕、章方璋出席了昨晚的问政活动现场。